新闻资讯

每周金融政策资讯2021.3.28

发布日期:2021-03-29     来源: 本站     点击次数: 835次

 

一、宏观经济

(一)金融体系结构优化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二)央行:总量上要“稳字当头” 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合理适度

二、货币动态

(一)央行货币政策点评 - - 一季报前瞻

(二)2月我国债市总规模和违约量“双升”

(三)利率:LPR已经连续11个月未变

(四)汇率

三、行业动态

(一)煤炭动态

1.近期煤炭价格

2.电力和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最高的重要治理领域

3.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4.聚焦氢能产业,发展煤制氢

(二)房地产政策

1.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2. 严查首付款来源,拒绝经营贷、抽贷等现象

3.全联房地产商会王永平:今年中国商业地产应该会有深度调整18

4.分析与解读

四、行业关注|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

 

一、宏观经济

(一)金融体系结构优化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和“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作出决策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在贯彻落实部署的过程中,统筹推进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工作,有助于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夯实经济恢复的基础;有助于把握保增长和防风险的有效平衡,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金融体系结构优化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我国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来稳定经济增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判现阶段的金融和经济形势,提出了统筹推进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

1.实践经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全球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体系结构不同于发达经济体。立足经济发展实际,我国充分发挥战略定力和经济韧性上的优势,成为去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1)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夯实稳定增长之基。当前,我国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是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过快增长,为应对疫情加大逆周期调节赢得操作空间。二是高风险金融机构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得到有序处置。三是互联网金融等风险得到全面治理。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提高时期,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2)持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经济不稳定性。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巩固金融体系稳健性。一是直接融资占比上升,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为39.2%,其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量同比多增5444亿元。二是信贷结构优化,2020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5.2%。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2020年年末,房地产贷款增速较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

3)引导金融系统让利,巩固实体经济恢复。我国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实体经济让利。一是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上年同期下降 0.51个百分点,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二是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多种措施,全力对冲疫情影响。三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效突出,降低住户部门的贷款利率,使住户部门获得感明显增强。

4)引领金融科技发展,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现代科技加快向金融领域渗透,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供需旺盛,金融智能化发展在改变金融服务生态的同时,促进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一是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满足疫情时期的非接触性服务要求。二是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客户数据开展征信业务和信用评价。三是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发展,降低综合成本。

2.当前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发达国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的潜在影响深远。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宏观杠杆率较高、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较大、环境约束加大、人口老龄化等突出问题。加之短期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金融运行仍处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之中。

1)外部风险交织叠加,扰动经济金融稳定。伴随前期矛盾的积累和释放,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首先,全球经济仍处在危机后和疫情中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和政治问题相互作用,要警惕疫情的重大衍生风险。其次,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强刺激政策,资产价格背离基本面、通货膨胀隐忧等潜在影响不可忽视。另外,全球多地出现病毒变异,主要发达经济体疫情反弹,公共部门和实体部门债务规模扩张,金融市场风险加大,我国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

2)新旧问题相互影响,金融风险持续积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各个部门的债务违约风险加大。首先,宏观杠杆率因应对疫情出现阶段性上升,企业、住户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张。其次,金融体系长期性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高风险“影子银行”容易重新滋生,非法金融活动仍然存在。另外,在新旧问题的交叉影响下,降低金融脆弱性的前期成果遭受一定程度的侵蚀,金融不稳定性有所上升。

3)金融制度存在短板,金融法治尚未健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相关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效果与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从国际经验看,金融制度缺陷可能引发内生性的金融脆弱性。目前,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法治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金融机构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尚不完善。第二,信息披露机制有效性较弱,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有待提升。第三,部分金融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金融法律法规的触犯成本较低,降低了制度的现实约束力。

4)金融监管资源不足,监管技术存在挑战。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是困扰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问题。伴随我国金融体系日益成熟、复杂,金融监管资源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首先,金融监管科技水平低,尚未建立起与大型科技公司金融活动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框架,难以适应现代金融科技条件下的监管要求。其次,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另外,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较为缺乏,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3.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应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统筹推进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和稳定经济增长,增强金融体系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助推经济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发挥金融对冲功能,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果,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第一,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第二,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第三,健全可持续的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增强银行的稳健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第四,增加新型保险产品供给,扩大风险保障能力,发挥保险独特的抗风险作用。第五,运用国际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多种金融工具巩固全球供应链。

2)提升金融适配水平,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潜力,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一,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第二,创新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和绿色经济的金融支持。第三,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增强金融体系的普惠性、适应性和竞争力。

3)推动经济均衡发展,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服务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第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第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第三,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比重。第四,坚持“房住不炒”的战略定力,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4)完善现代监管体系,提升金融法治水平。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第一,强化资本充足、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等要求,提升监管精准度,增强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第二,健全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大支柱。第三,构建科学高效的风险处置制度安排,既防范系统性风险,又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第四,增强金融监管的科技水平,促进金融监管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专业化、国际化、科技化背景下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培养。(来源:天津财经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逆全球化视域下我国跨境资本与宏观经济均衡研究”(17ZDA100)的阶段性成果)

(二)央行:总量上要“稳字当头” 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合理适度

据人民银行官网最新消息,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下一阶段优化信贷结构工作。

会议认为,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安排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有序实施好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让利实体经济1.5万亿元,全力支持抗疫保供、保市场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恢复尚不牢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结构仍需调整优化。金融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认识持续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保持贷款平稳增长

会议强调,下一阶段,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疏通政策传导,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把握一个“稳”字。总量上要“稳字当头”,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合理适度,把握好节奏。保持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继续“量增、价降、面扩”。推动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导读与分析: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至今年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实施期限到今年底,对小微企业再帮扶一把,更好发挥他们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对2021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并继续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地方法人银行按规定给予激励,激励比例为贷款本金的1%。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继续按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同时,要研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

据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测算,今年大行依然扮演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头雁效应”,预计2021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45万亿。虽然该规模较2020年实际增量减少1200亿,但实际增长规模仍然不低。

2.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二是把握一个“进”字。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的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增加高新技术制造业信贷投放。

导读与分析: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今年监管部门在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等方面将有诸多新进展。

据易纲透露,央行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同时,正在与欧方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目前已经要求按季度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金融机构需要报送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将推动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3. 因地制宜增加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投放

三是把握一个“改”字。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前瞻性地综合考量资金投放、资产负债、利润、风险指标等因素,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改善经营理念,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强化对企业实质信用风险判断。在管控好风险的同时,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措施,因地制宜增加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投放,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导读与分析: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货币政策维持稳健是为了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维持平衡。王一峰表示,对于下一阶段金融风险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领域:一是弱资质房企融资渠道收窄,现金流压力加大;二是区域性信用风险分化加剧;三是产能过剩行业面临一定流动性风险,例如,上游部分行业如采掘、钢铁、化工、有色等虽然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短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表示,随着疫情和经济恢复情况的变化,2021年政策重心总体落向防范风险,当前经济金融存在突出问题的领域,比如地产金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等将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来进行应对。今年宏观调控可能按照两条腿走路,一是宏观审慎管理从严,主要负责防风险;二是传统总量工具稳健,主要负责继续支持经济恢复。

二、货币动态

(一)央行货币政策点评 - - 一季报前瞻

与上季度相比,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声明发生五个主要表述变化:①删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改为“灵活精准”;②删除了“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③“不急转弯”;④增加了“国内经济积极因素明显增多”;⑤对海外经济的描述由“加强国际经济协作”改变为“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研判分析”。

“灵活精准”比“连续性”更为关键。我们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基调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强调“灵活精准”和淡化“不急转弯”意味着后续货币政策可能会进入到相机抉择的状态,在维持稳健中性的主基调下避免释放趋势性紧或松的信号。在国内相对稳定而海外不确定性大幅上行的时候,货币政策关注度对海外赋予更高权重,当前“内刚外柔”的状态事实上是在为后续海外风险溢出预留空间。

国内经济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决策层主动缓释经济增长压力。出口、社融超预期上行、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构持续改善,国内经济恢复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两会将全年经济增速设置为6%而非8%或更高,经济目标可实现性高,政府主动缓释经济增长压力,重提高质量发展,因此央行也无需继续强调“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更加关注海外,表面偏“鹰”实际是为海外溢出效应预留空间。2020年美联储宽松有溢出,2021年收紧亦有溢出,25日鲍威尔“暗示缩减购债”,后续美债加速上行刺破美股泡沫的风险越来越大,溢出效应也会加剧中国资产价格下跌和金融市场动荡,因此人行偏“鹰”表态实际上是为货币政策留足空间应对海外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内刚外柔”可能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考量目标,决策层对海外经济和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注持续升温,央行在当前时点偏“鹰”表态,更多是为后续海外风险溢出打提前量预防,留出足够政策空间。在多个利空因素打明牌的情况下,近期国内债市出现一波连续上涨,本轮上涨的基础是机构仓位普遍较低,即微观结构良好,随着利率持续下行,这一基础已经开始动摇,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警惕进入二季度多个利空共振导致行情转向的风险。(来源:WD国君研究产品中心)

(二)2月我国债市总规模和违约量“双升”

中央结算公司23日发布的2021年2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继续增长。截至2月末,中央结算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约为105.27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速18.06%。另外,2月信用债违约规模环比上升。新增违约或展期债券12支,规模共计138.17亿元,月度违约率0.24%。

   华创证券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发行规模逐步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信用债发行受疫情影响,基数偏低。二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央行投放大量流动性呵护资金面,驱动债市情绪回暖,去年受信用债违约风波而积压的信用债供给在今年初有所释放。

  不过,在债券市场总规模增长的同时,信用债违约事件也在攀升。2月信用债违约规模环比上升。新增违约或展期债券12支,规模共计138.17亿元,月度违约率20.24%。本月新增违约或展期企业2家,为华夏幸福和太安堂药业,除已违约或展期债券外还存续15只286.30亿元待偿债券。

  业内专家表示,3月资金面整体有望保持平稳,如果债券出现大量滚动发行,其实就是债券先还后付的过程,对流动性总量不造成影响,在途资金对资金面的影响也较为短期。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三)利率:LPR已经连续11个月未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3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根据LPR改革以来的一般规律,当月MLF利率不动,通常LPR报价也会保持稳定。3月MLF利率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调整的概率较小,此次LPR未变符合市场预期。

  此外,MLF利率、LPR利率保持不变的背后则是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进入较快修复过程,以降息降准为代表的总量宽松政策不再加码,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平衡。

  中国央行也推出多项举措应对疫情冲击。在价格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先后下调了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合计30BP;在数量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通过多次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当相对克制。

  中国央行在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正常货币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正常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利率保持在合理区间,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二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银行货币创造的市场化功能正常有效发挥;三是宏观杠杆率和货币信贷增速远低于2009 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3月11日,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

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现在保持中性,既不会收紧,也不可能像去年那样放松。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地平衡稳增长、稳杠杆、防通胀、控风险等目标,中国央行降息、降准的概率不大,加息、升准的概率也不大,主要通过“逆回购+MLF”的组合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四)汇率:2021年3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汇率播报美元/人民币报6.5376,上调(人民币贬值)94点; 欧元/人民币报7.6985,下调124点。

3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一季度(总第92次)例会指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来源:WD中证网)

三、行业动态

(一)煤炭动态

1.近期煤炭价格

商务部:上周(3月15日至3月21日)全国煤炭价格小幅下降据商务部监测,上周(3月15日至3月21日)全国煤炭价格小幅下降,其中动力煤(714, 23.40, 3.39%)、二号无烟块煤、炼焦煤(1588, 45.00, 2.92%)价格分别为每吨606元、938元和773元,分别下降0.7%、0.5%和0.1%。

2.电力和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最高的重要治理领域

根据《中国煤炭报》,中国煤炭碳排放分布为:电力43.6%、钢铁14.4%、建材12.3%。电力和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最高的重要治理领域。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3月15日至3月21日):钢材价格有所上涨,其中普通中板、热轧带钢、高速线材、焊接钢管价格分别为每吨4893元、4744元、4714元和4920元,分别上涨0.7%、0.7%、0.6%和0.6%。(来源:WD中国煤炭报)

3.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提高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煤矸石和粉煤灰在工程建设、塌陷区治理、矿井充填以及盐碱地、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利用,有序引导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材,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入推动农业领域应用和有价组分提取,加强大掺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推广。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推广应用矸石不出井模式,鼓励采矿企业利用尾矿、共伴生矿填充采空区、治理塌陷区,推动实现尾矿就地消纳。开展能源、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改进技术装备,降低大宗固废产生强度。

在煤炭行业推广“煤矸石井下充填+地面回填”,促进矸石减量;在矿山行业建立“梯级回收+生态修复+封存保护”体系,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聚焦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重点产废行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5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广一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不断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来源:中国煤炭报)

4. 聚焦氢能产业,发展煤制氢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煤炭行业需要思考如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总量,提高能效,实现跨领域、多能耦合,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指出,我国能源发展要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煤炭作为化石能源,要由分散利用转向集中利用,由燃料利用转向原料利用,由一次利用转向二次利用。

聚焦氢能产业,发展煤制氢,正是将煤炭由燃料利用转向原料利用的重要一步。煤炭是传统能源,氢能是新兴能源。二者起点不同,但作为能源应用的目标相同。

2020年我国产氢量超过250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产氢大国。我国当前的氢气源生产结构仍以煤为主。据统计,在我国现有2500万吨氢气中,煤制氢占比约62%。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应用初期阶段,氢气的需求量并不大,但氢气的便捷、低成本、稳定供应非常重要。煤制氢是所谓的“灰氢”,CCS和CCUS技术可以让“灰氢”变成“蓝氢”,但增加了煤制氢成本。与此同时,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氢燃料电池和氢能应用在技术、装备、投资、成本等诸多环节急需攻克难关。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煤制氢作为氢源的一份子。“抓住主要矛盾,集中核心力量攻克关键难题,打通全产业链的技术瓶颈、产业化瓶颈和应用瓶颈,最大限度少走弯路、少交学费,是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刘峰表示。(来源:中国煤炭报)

(二)房地产政策

1. 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3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稳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等要求。其中对于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意见》提出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会保险费征收、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应用,并持续拓展在促进涉税涉费信息共享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完善税收大数据云平台,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与国家及有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2025年建成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依法保障涉税涉费必要信息获取;健全涉税涉费信息对外提供机制,打造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颗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高效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来源:中房网)

2. 严查首付款来源,拒绝经营贷、抽贷等现象

近日,广深等多城楼市接连曝出严查经营贷、抽贷等现象,紧接而来的首付款资金来源也成为重点核查对象。据报道,东莞监管也同步升级,涉及借贷、借款、垫资过桥等行为的首付款来源。而对于“首付贷”条件,多家银行表示需要半年内不能有其他贷款,同时首付款来源如果是非直系亲属转账也都不接受,而即便是直系亲属,也要核查是否为其自有资金,条件相对严格。此次双管齐下,查完消费贷,查首付款,无疑给了炒房客一个措手不及。(来源:中房网)

3.全联房地产商会王永平:今年中国商业地产应该会有深度调整

3月27日,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暨第十四届金蝉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互动论坛“对话财经大V:经济发展前瞻”环节,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王永平进行了分享。

在王永平看来,中国商业地产今年应该会有一个深度的调整。“因为它影响因素非常多元,从国内到国际、从政治到经济、从线上到线下,这样的运营下充满着很多的变量。比如说国内我们现在从正向来看,正面的影响因素有双循环,国家一定会出台一些支持和鼓励的政策,对内需来讲应该是一种利好。”王永平说。

王永平指出,同时也可以看到市场在进行分化,头部的那些企业变得更好,在市场里面占了更大的份额;而有些市场在业绩下降,招商困难,还有卖不出去的。

“现在包括万达在内的一大批商业地产公司在追着轻资产,大家由重转轻,从正面讲,大家的商业运营管理更加重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主流的地产公司都不愿意再投重资产。对商业地产未来的投资前景大家显得更加谨慎,更多地开始转轻,转轻是谁的机遇?就是头部企业的机遇,而不少公司要把管理权交出来,你已经没有能力运营,这是市场在发生的重要的变化。”王永平表示。(来源:WD新浪)

4.分析与解读:各地政府不断出台适合自身城市房地产的政策,可能会出现“一城一策”现象,但是大方向上还是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国家从不同的层面出台相应的措施及政策,限制房价过热。银行开始严查经营贷等贷款流向,并且对近亲属的账户也会进行监管。炒房客可能会被抽贷。

四、行业关注|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金融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优化布局,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六方面提出23条政策要求和措施,明确供应链金融应坚持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服务于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支持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支持打通和修复全球产业链,规范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增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保障支持。《意见》强调,供应链大型企业应严格支付纪律和账款确权,不得挤占中小微企业利益。各类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加强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管理。

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策部署,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优化布局,现就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提出以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1.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2.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供应链金融应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和宗旨,顺应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坚持市场主体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定位,加强协同配合。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仓储及物流企业、科技平台应聚焦主业,立足于各自专业优势和市场定位,加强共享与合作,深化信息协同效应和科技赋能,推动供应链金融场景化和生态化,提高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推进产业链条信息透明、周转安全、产销稳定,为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提供支撑。

4.注重市场公平有序和产业良性循环。核心企业应严格遵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有关规定,及时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合理有序扩张商业信用,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塑造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二)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

5.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各方加强信息共享,依托核心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动态把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更加稳定紧密的关系。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提供结算、融资和财务管理等系统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资委负责)

6.探索提升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在供应链交易信息清晰可视、现金流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银行可通过供应链上游企业融资试点的方式,开展线上贷前、贷中、贷后“三查”。支持探索使用电子签章在线签署合同,进行身份认证核查、远程视频签约验证。支持银行间电子认证互通互认。(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负责)

7.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等工具,支持核心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畅通和稳定上下游产业链条。支持核心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支付上下游企业账款,发挥核心企业对产业链的资金支持作用。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的核心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券管理部门可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响应融资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负责)

8.提升应收账款的标准化和透明度。支持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认可的供应链票据平台对接,支持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鼓励银行为供应链票据提供更便利的贴现、质押等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从债券市场融资,提高商业汇票签发、流转和融资效率。(人民银行负责)

9.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减少应收账款确权的时间和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高效融资。(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负责)

10.支持打通和修复全球产业链。金融机构应提升国际产业链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境内外分支机构联动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开拓多元化市场、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等,支持出口企业与境外合作伙伴恢复商贸往来,通过提供买方信贷、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保单融资等方式支持出口企业接单履约,运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分担风险损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商务部负责)

11.规范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在基于真实交易背景、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可选取流通性强、价值价格体系健全的动产,开展存货、仓单融资。金融机构应切实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与核心企业及仓储、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核验存货、仓单、订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商务部负责)

12.增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保障支持。保险机构应积极嵌入供应链环节,增加营业中断险、仓单财产保险等供应链保险产品供给,提供抵押质押、纯信用等多种形式的保证保险业务,扩大承保覆盖面,做好供应链保险理赔服务,提高理赔效率。(银保监会负责)

(三)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3.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加强供应链票据平台的票据签发、流转、融资相关系统功能建设,加快推广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科技公司的供应链平台互联互通,明确各类平台接入标准和流程规则,完善供应链信息与票据信息的匹配,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人民银行负责)

14.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办理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加强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的数字化和要素标准化建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接口方式批量办理查询和登记,提高登记公示办理效率。(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四)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15.优化供应链融资监管与审查规则。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具体特征,对金融产品设计、尽职调查、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实施差异化监管。在还款主体明确、偿还资金封闭可控的情况下,银行在审查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时,可侧重于对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交易真实性的审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负责)

16.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加快实施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与债券交叉信息披露机制,核心企业在债券发行和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中,应同时披露债券违约信息和商业承兑汇票逾期信息,加强信用风险防控。(人民银行负责)

(五)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17.加强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防控。金融机构应根据核心企业及供应链整体状况,建立基于核心企业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一揽子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加强对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对于由核心企业承担最终偿付责任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遵守大额风险暴露的相关监管要求。(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负责)

18.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科技运用,通过“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实现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交易信息产生的“数据信用”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风控系统,建立全流程线上资金监控模式,增强操作制度的严密性,强化操作制度的执行力。(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负责)

19.严格防控虚假交易和重复融资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要严格交易真实性审核,警惕虚增、虚构应收账款、存货及重复抵押质押行为。对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产品,承销商及资产管理人应切实履行尽职调查及必要的风控程序,强化对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负责)

20.防范金融科技应用风险。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应合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等的安全保障、运行监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防范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风险。(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负责)

(六)严格对供应链金融的监管约束

21.强化支付纪律和账款确权。供应链大型企业应当按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将逾期尚未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金额等信息纳入企业年度报告,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对于公示的供应链大型企业,逾期尚未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且双方无分歧的,债券管理部门应限制其新增债券融资,各金融机构应客观评估其风险,审慎提供新增融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22.维护产业生态良性循环。核心企业不得一边故意占用上下游企业账款、一边通过关联机构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赚取利息。各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应付账款的流转应采用合法合规的金融工具,不得封闭循环和限定融资服务方。核心企业、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挤占中小微企业利益的,相关部门应及时纠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资委负责)

23.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不得以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规避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各类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加强对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管理,不得无牌或超出牌照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金融业务。各类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变相开展金融业务,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向中小微企业收取质价不符的服务费用。(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负责)